TCP的运输连接管理

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,运输连接是用来传送 TCP 报文的。TCP 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是每一次面向连接的通信中必不可少的过程。因此,运输连接就有三个阶段,即:连接建立、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。运输连接的管理就是使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都能正常地进行。

在TCP连接建立过程中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:

  • 要使每一方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。
  • 要允许双方协商一些参数(如最大窗口值、是否使用窗口扩大选项和时间戳选项以及服务质量等)。
  • 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(如缓存大小、连接表中的项目等)进行分配。

三次握手:建立连接

TCP建立连接的过程叫做握手,握手需要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交换三个TCP报文段。

三报文握手建立连接

假定主机A运行的是TCP客户程序,而B运行TCP服务器程序。最初两端的 TCP 进程都处 CLOSED(关闭)状态。

  1. A主动打开连接,而B被动打开连接。
  2. B的TCP服务器进程创建传输控制块TCB,准备接受客户进程的连接请求,进入监听(Listen)状态。
  3. A的TCP客户端进程创建传输控制块TCB。
  4. A向B请求建立连接时,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,首部中同步位 SYN=1,选择初始序号 seq=x。TCP客户进程进入SYN-SENT(同步已发送)状态。
  5. B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,如同意建立连接,则向A发送确认。在确认报文段中携带 SYN=1,ACK=1,ack=x+1,seq=y。服务器进程进入SYN-RCVD(同步收到)状态。
  6. TCP客户进程收到B的确认后,向B发出确认。携带 ACK=1,ack=y+1,seq=x+1。TCP连接已经建立,A 进入 ESTABLISHED (已建立连接)状态。
  7. 当 B 收到 A 的确认后,也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。

SYN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,但要消耗一个序号。

确认报文段也不能携带数据,但同样要消耗掉一个序号。也可以把SYN=1,ACK=1拆成两个报文段,这样变成四报文握手,效果一样。

ACK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。但如果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号。

1
2
Q:为什么 A 最后还要发送一次确认呢?
A: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 B,因而产生错误。

“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”是指,在 A 发出连接请求后,因连接请求报文丢失而未收到确认,于是 A 再重传一次连接请求,并且收到了确认,建立了连接。数据传输完毕后,就释放了连接。

A 共发送了两个连接请求报文段,其中第一个丢失,第二个到达了B,没有“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”。

现假定出现一种异常情况,即 A 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,而是在某些网络结点长时间滞留了,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B。

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,但 B 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,就误认为是 A 又发出一次新的连接请求。于是就向 A 发出确认报文段,同意建立连接。假定不采用三报文握手,那么只要 B 发出确认,新的连接就建立了。

由于现在 A 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,因此不会理睬 B 的确认,也不会向B发送数据。但 B 却以为新的运输连接已经建立了,并一直等待 A 发来数据。B 的许多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了。

采用三报文握手的办法,可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。例如在刚才的异常情况下,A 不会向 B 的确认发出确认。B 由于收不到确认,就知道 A 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。

四次分手:断了联系

数据传输结束后,通信的双方都可释放连接

TCP连接的释放过程

  1. A 和 B 都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。
  2. A 的应用进程先向其 TCP 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,并停止再发送数据,主动关闭 TCP 连接。连接释放报文段首部终止控制位 FIN=1,seq=u,它等于前面已传送过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加 1。A进入 FIN-WAIT-1(终止等待1) 状态,等待 B 的确认。
  3. B 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即发出确认,确认号是 ack=u+1,而这个报文段自己的序号是 v,等于 B 前面已传送过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加 1。
    1. 进入 CLOSE-WAIT(关闭等待) 状态。
    2. TCP 服务器进程通知高层应用进程,此时从 A 到 B 这个方向的连接已释放,TCP连接处于 半关闭(half-close) 状态,即 A 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,但 B 若发送数据,A 仍要接收。也就是说,从B到A这个方向的连接并未关闭,这个状态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  4. A 收到 B 的确认后,进入 FIN-WAIT-2(终止等待2) 状态,等待 B 发出的连接释放报文段。
  5. 若 B 已经没有要向A发送的数据,其应用进程就通知 TCP 释放连接。
    1. B 发出的连接释放报文段 FIN=1,seq=w (半关闭状态下 B 可能又发送了一些数据)。
    2. B 还必须重复上次已发送过的确认号 ack=u+1。B进入 LAST-ACK(最后确认) 状态,等待A的确认。
  6. A 收到 B 的连接释放报文段后,对此发出确认。
    1. 在确认报文段中,ACK=1,ack=w+1,seq=u+1,然后进入 TIME-WAIT(时间等待) 状态。
    2. 此时 TCP连接还没有释放掉,必须经过 2MSL 后,A才进入到 CLOSED状态
    3. MSL叫做最长报文段寿命(Maximum Segment Lifetime),RFC793建议设为2分钟。但 TCP 允许不同实现自定义。因此,从A进入到 TIME-WAIT状态后,要经过 2MSL 才能进入到 CLOSED状态,才能开始建立下一个新的连接。
    4. 当A撤销相应的传输控制块TCB后,就结束了这次的TCP连接。
  7. B 收到 A 发出的确认后,才进入 CLOSED状态,在 B 撤销 PCB 后,本次 TCP 连接才算结束。

B 结束 TCP 连接的时间要比 A 早一些,因为 A 要等待 2MSL。

1
为什么A在TIME-WAIT状态必须等待2MSL的时间?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. 为了保证 A 发送的最后一个 ACK 报文段能够到达 B。这个 ACK 报文段有可能丢失,
因而使处在 LAST-ACK 状态的 B 收不到对已发送的 FIN+ACK报文段 的确认。
B会超时重传这个 FIN+ACK 报文段,而 A 就能在 2MSL 时间内收到
这个重传的 FIN+ACK 报文段。接着 A 重传一次确认,重新启动 2MSL 计时器。
最后,A 和 B 都正常进入到 CLOSED 状态。如果 A 在 TIME-WAIT 状态不等待一段时间,
而是在发送完 ACK 报文段后立即释放连接,那么就无法收到 B 重传的 FIN+ACK 报文段,
因而也不会再发送一次确认报文段。这样,B就无法按照正常步骤进入 CLOSED 状态。

2. 防止“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”出现在本连接中。A 在发送完最后一个 ACK 报文段后,
再经过时间 2MSL,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。
这样就可以使下一个新的连接中不会出现这种旧的连接请求报文段。

TCP与UDP的首部

UDP 的首部

UDP报文段的首部

TCP 的首部

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

TCP 与 UDP 的对比

TCP UDP
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只在IP的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很少一点的功能,这就是复用和分用的功能以及差错检测的功能
面向连接,应用程序在使用TCP协议之前,必须先建立TCP连接。在传送数据完毕后,必须释放已经建立的TCP连接。 无连接的,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,发送数据之后也不需要断开连接,因此减少了开销和发送数据之前的时延。
提供可靠交付,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,无差错、不丢失、不重复,并且按序到达。 尽最大努力交付,即不保证可靠交付,因此主机不需要维持复杂的连接状态表
面向字节流。TCP中的“流”(stream)指的是流入到进程或从进程流出的字节序列。 UDP是面向报文的
滑动窗口,流量控制,拥塞控制,停止等待协议,连续ARQ协议 没有拥塞控制,因此网络出现的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。这对实时应用是很重要的。吞吐量只受限于数据生成速率,传输速率以及机器性能
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(endpoint),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(一对一) 支持一对一、一对多、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。
首部至少20个字节 首部开销小,只有8个字节
TCP提供全双工通信。TCP允许通信双方的应用进程在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。TCP连接的两端都设有发送缓存和接收缓存,用来临时存放双向通信的数据。 提供全双工通信

参考

  • 《计算机网络》第七版,谢希仁。

评论